化危为机面向未来 推动健康住宅建设技术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9-09作者: 新闻中心
我国自1999年开展居住与健康研究,经过20多年发展,健康住宅的建设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并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2020年,健康住宅发展进入第二个20年,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对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相对有效防控;营造居住者的心理健康环境,提供主动、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从保障健康向促进健康迈进,这些都对健康住宅设计、建造、运营提出了新要求。
张磊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住宅的概念,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纷纷开始做健康住宅的研究。我国于1999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建筑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专家,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居住与健康研究项目,并于2001年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
在我国健康住宅发展过程中,结合试点项目的建设,针对各个项目开展实态调查,了解居民关注的健康要点,并整合国家级专家团队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科研攻关,共开展140余项居住与健康建设要点研究,逐渐完备健康住宅建设的技术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和良好的适应力,而不单单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所以健康涵盖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多层次的内容。健康住宅是在符合居住功能要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更健康的环境、设施与服务,促进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水平提升的住宅及其居住环境。
健康住宅的研究是从疾病或者健康损害入手,找到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规划、设计,配合必要的设备与管理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居住环境中的健康风险。由于缺乏足够的居住与健康的医学研究支撑,以往的健康住宅建设体系,以居住者反映强烈的健康住宅影响因素为重点,在广泛实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可采用的指标及标准资源,运用引证、比对、测试、体验等手段并采纳专门机构的研究成果,建立居住小区健康影响因素框架体系、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健康住宅将住区建设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相结合,关注居住者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人际关系、安全感和归宿感。受政策支持、经济水平、居住者认识、设备匹配、技术可靠以及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健康住宅量化指标体系也是不断调整、逐渐完备、不断的提高的动态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再次审视传染性疾病防控对健康住宅的要求,针对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住宅要在隔离传染源、降低传染源浓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上深入研究。
从规划角度来看,高密度是城市中的主要居住形态。关注人员聚集密度和生态承载力,应以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与便于管控为目标,对城市开发过程中健康居住小区的规模或组团划分予以控制,打造5分钟生活圈,塑造社区商业业态,满足居民居家生活便利的需求。
从建筑角度来看,健康住宅的空间优化和系统性能提升应予以重视。居家卫生防护、办公、健身、学习、烹饪、家人互动,不仅是居家隔离的需求,也可能是面向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的新生活模式,对客厅、餐厅、厨房、玄关、卫生间等空间布局及可变性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新风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排烟气系统等设备系统防止病毒传播及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健康住宅的建设或评价标准中已经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中加强管控,切实保证运行效果,是今后健康住宅建设中着重关注的内容。
从管理角度来看,与智能安防系统相结合的非接触回家动线、公共空间非接触的开启方式(出入口、电梯、公共卫生间感应水龙头、快递投递实现外投内取等)以及配套的人工智能设备,可以分系统、分步骤在健康住宅中应用。
从服务角度来看,社区居委会、居民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对社区隔离管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信息获得困难、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以住宅为载体,将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落到实处,对居民进行连续健康管理,这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保障居家健康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针对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住宅要在减少居住环境健康危险因素、培养居民的健康行为上深入研究。传染性疾病短期直接致病,而居住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是累积性的,更应引起重视。
我国慢性病防治已呈现高发态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约为3亿左右。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采取改造住宅的围护结构提高隔声性能、保温性能,冬季控制室温在18℃以上,24小时机械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能够大大减少疾病发病率。这证明,以保障人的健康为核心建造的健康居住环境可以切实降低健康风险、减少健康隐患、规避健康损害,实现“治未病、少生病”的目标。
居住环境的健康风险因素长期被忽视,比如,由住宅旁边的环境问题引发的电磁波过敏症、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由规划设计不当引发的空巢综合症、高楼综合症、抑郁症等,由室内环境问题引发的肺炎、化学物质过敏症、脑中风等,由建筑装饰材料问题引发的室内空气污染进而造成的超额死亡等,健康危险因素存在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
按照居民需求打造交往环境、健身环境、文化环境、养老育童环境,并以住宅为载体实现健康管理与个性化健康服务,是健康住宅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居民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居住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不容忽视,健康住宅的设计要快速适应5G时代中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人的健康为核心,构建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建筑、人与自然良好互动的居住环境。在这方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开展健康住宅领域相关研究。
“人”+“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以往的全生命周期主要是针对建筑而言,即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回收再生等一个连续时间轴上的静态问题。而健康问题是动态的,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多代同居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更为复杂,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必须实现提早干预,而且干预的手段和技术还要与居住者的年龄变化相适应。
从“健康保障”向“健康促进”迈进。以往的健康研究主要是从疾病预防的方面出发,因此采取了常规的研究技术路线。但健康包含疾病预防、延长寿命和促进生理机能三个层面,因此健康住宅研究正在向“健康促进”转型,包括运动、营养、心理、医疗等,将以新的方式介入健康住宅的研究。
基于性能检验测试,以主动干预为目标的建筑健康性能和使用的人健康行为评价方法。按照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把健康融入到住房建设政策制定中;把健康住宅和健康部品的评价与住宅设计、运营结合到一起,成为设计、验收、维护的重要环节。
以健康住宅为载体的家庭智慧健康服务。健康住宅的一大特点是健康服务,精准的个性化服务需要连续、精确信息;在5G时代利用新一代信息采集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住宅中、自然状态下,感知生命信息、环境信息,采集居民健康数据;通过深入挖掘与计算,相关的数据按时发送给签约的家庭医生、住宅设备运营方、居住者、营养运动等服务供应商,可以为居民提供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非医疗健康服务;通过健康住宅搭建居家智慧健康服务平台,从环境、行为、医疗(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这三方面对健康的影响为85%)三方面提升居住健康性能。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载体,涉及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内涵丰富,只有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创新,才能将健康保障、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到住宅。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健康住宅成为居民健康保障、疾病防控第一道关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主动健康的理念应贯彻到健康住宅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通过消除或控制居住空间的健康风险源,降低由居住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患病和意外伤害风险。健康住宅成为健康信息数据的采集端、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的推送端,居住者能够得到连续、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引导居住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未来,要逐步的提升居住者的体验感和幸福感,让健康住宅成为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诺亚方舟。”
近年来,闽台乡建乡创团队与当地村民携手合作,按照“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建设模式,通过“新”“旧”结合,进一步活化静态沉寂的文化遗产,为这座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2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
近年来,为满足市民的运动健身需求,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利用城乡边角地建设球场、游园等休闲运动场所,拓展全民健身空间。
为提高便民利企政策知晓率,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办了“开门办实事”开放日活动。市民代表们参观了业务大厅,感受租房提取、退休提取秒批秒到账等服务的高效与便利,并对服务优化提出意见建议。